據焦點訪談報道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數量在今年年底將達到90萬臺,這樣龐大的基數增加了電梯事故的發生率,同時電梯管理主體的復雜性也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老舊電梯的維修和更新面臨很多問題。那么,老舊電梯的維修和更新存在哪些難點,又該如何一一破解?
老舊電梯的維修和更新存在以下難點:
資金問題:老舊電梯的維修和更新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公共維修基金往往不足,導致維修和更新困難。一些小區的公共維修基金余額為零,增繳基金時業主出資意愿不高,增加了資金籌集的難度。這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達成共識,導致資金難以到位。
責任主體不明確:老舊電梯的維修和更新涉及多個責任主體,包括業主、物業、業委會、銀行和電梯廠家等多方主體之間的責任界定不清,責任主體之間的推諉扯皮,導致維保和更新工作難以推進。老舊電梯由于故障率高,維保成本高,一些小區為了節約成本,讓電梯超期服役,進一步增加了安全隱患。
溝通協調難度大:老舊電梯的維修和更新需要業主、物業等多方協商,但由于各方對自身責任認識不清,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導致溝通協調難度大。
政策法規不完善:目前沒有明確的國家層面的整梯報廢年限標準,導致實際操作中存在不確定性。雖然有一些政策支持,如“以舊換新”政策統籌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老舊電梯更新,但整體政策支持力度和覆蓋面仍需加強。
破解這些難點的具體措施包括:
明確責任主體:構建清晰完整的責任體系,明確業主、物業、業委會等各方的責任,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確保老舊電梯的維保和更新工作得到有效推進。相關部門要發揮統籌作用,推動責任主體的明確和落實34。
多渠道籌措資金:鼓勵政府投資優化,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引導調動居民出資參與;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吸引經營主體參與,拓寬資金來源。通過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籌資的方式,由居民自治組織推動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工作。
完善政策法規:建議進一步完善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的政策,建立問題電梯清單,明確改造更新的主體責任,讓老舊電梯改造有章可依、有例可循。
加強監督檢查:相關部門要加強電梯管理監督檢查,將老舊電梯改造納入政府民生保障項目,通過“先體檢、后改造”的方式,排查老舊電梯隱患,并針對性地制定改造方案。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破解老舊電梯維修和更新的難點,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和使用壽命。簡化公共維修基金使用流程,保障資金及時到位。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維保單位參與全托管服務。老舊電梯全托管需業主、物業、維保單位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確保電梯安全運行,保障居民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