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道紅線”、“集中拿地”、“十四五規劃”等政策影響下,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房地產行業及配套供應鏈行業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及挑戰。立足新發展階段,為推進房地產行業發展新格局構建,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6月25日由天津市房地產業協會、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聯合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優采平臺主辦的第四屆房地產企業家大會暨CREPC優采供應鏈合作發展高峰論壇在天津中國建筑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GIB綠色智慧建筑展)上舉行。
在本次大會上,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江華帶來了“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技術分析與趨勢”的黑科技分享,以下是會議實錄: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2.64億,占18.7%,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約1.91億,占13.5%。我國無疑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問題十分嚴峻。
然而,受當時經濟水平、建設標準和相關規范的限制,大量建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城鎮住宅都沒有配建電梯。據統計,全國需求總量約為500萬臺,除去因建筑、場地、協商等各種原因無法實現的,保守估計至少在250萬臺以上,直接帶動社會投資可達1.5萬億。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為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勢在必行。這不僅是一項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具有重要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意義。
2018年以來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已連續四年被寫進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近期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相關新聞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相關政策表述更是從“鼓勵加裝電梯”變為“支持加裝電梯”,對加裝電梯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
以前加裝電梯推進很難,主要是因為居民意見不統一,導致無法實施。2021年1月1日生效實施的《民法典》,更是將加裝電梯業主表決的門檻從原來的雙2/3降低到雙1/2,這為全國范圍內加快推進這項民生工程奠定了法律基礎,更表明了政府對加裝電梯的支持態度。
政策問題解決了,下面需要解決的就是技術問題。目前加裝電梯工程在施工技術上已經從原來的現場施工逐步轉向裝配化施工。原來現場施工的條件下,不僅場地內非常雜亂,施工周期比較長,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都難以保障,而且擾民的現象也非常突出。
近幾年,國內部分廠家陸續推出“積木式”加裝電梯技術,這種技術將電梯井道在工廠內預制成2層或3層,大約6米或9米高一節的鋼結構單元,整體運輸到工地后現場通過大型吊車進行吊裝施工的方式。
但現實中由于場地內部道路狹窄,建筑之間距離有限,加上周圍樹木、路燈等的干擾,大型的運輸車輛和起重機械難以進入。即使能夠靠近施工場地,不僅作業的空間受限,而且安全措施也無法保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嚴重干擾居民日常生活。因此,“積木式”的加裝電梯技術仍然存在構建尺寸大、施工場地要求高。
因此,當下城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技術瓶頸主要表現為一下三個方面:一、工廠預制生產的標準化電梯井道結構與各種各樣現實需求之間的矛盾;二、大尺寸、遠距離的整體式生產與運輸導致運輸成本高,以及城市限行和交通管制的矛盾;三、整體吊裝的施工方式與現實場地局限干擾之間的矛盾,缺少專用的施工起重設備。
我們給出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改變工廠內整體預制,整體運輸的方式。將模塊單元拆分成包括支撐結構、維護結構、和機電部件的一體化構件,打包運輸,現場組裝成單元模塊,再進行整體吊裝。以提高運輸效率,避免大型車輛無法進場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減小模塊單元尺寸,減輕模塊單元重量,研發出專用小型施工設備,以應對作業場地狹小,施工環境復雜等限制,提高施工安全性,減少對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擾。
目前有兩種技術方案:一種是自提升吊裝設備,利用下部已完成的電梯井道結構作為支撐,并通過自提升裝置,隨著電梯井道結構的安裝,將設備提升到新的作業高度,逐層進行吊裝施工。另一種是頂升施工設備,將設備安裝再已完成的電梯基坑內部,采用逆向施工的方法,先安裝頂層單元模塊,通過頂升施工設備將其升高到一定高度后,安裝次頂層單元模塊,以及頂層與次頂層單元模塊之間的固定連接。
近五年期內,由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參加了大量的相應的標準,技術規范的制定,完成了國家的“十三五”課題,取得了一系列的專利證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