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修和維保因其特殊性,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分辨清晰。電梯維修和維保界限如何劃分?用戶選擇什么樣的維保企業更省心?在行業內,這些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實施,對電梯維修和保養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電梯的維修與保養卻難以分割,導致維保不到位現象頻發。
電梯維修與維保有別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要求電梯的安裝、改造和維修,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該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制造單位委托其他單位進行電梯安裝、改造和維修的,應當對其安裝、改造、維修進行安全指導和監控,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
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電梯的維護保養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和維修單位進行。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電梯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從這兩條要求來看,電梯維修必須由制造廠家或制造廠家授權并取得相應許可證的單位進行。而電梯維保除了廠家可以提供服務以外,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和維修單位也可進行維保,無須廠家授權。
其實,維保并非維修,日常維保包括調整、清潔、加油等,一些部件牽扯到安全問題需要更換或維修屬于維修范疇,要明確電梯安全主體責任,兩者之間的界線應當厘清。"
維保市場無序競爭待規范
就目前整個電梯維保市場來看,專業維保人員缺乏、低價競爭現象比較明顯。據了解,電梯維保企業資質分為A、B、C三個等級,等級不同,維保水平就有差別,維保價格也不一樣。維保資質過低的企業為了攬活,就會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戶,雖然價格低,但維保質量無法保證,留下安全隱患。
有些維保企業僅僅是取得了某一電梯公司的掛靠資格,缺少專業技術人才,一旦電梯遇到復雜的問題,維保企業無法快速有效地得到解決,從而導致電梯無法正常使用。
業內專家分析,由于電梯維修和維保密切相關,以后用戶在選擇維保企業時,會傾向于選擇廠家或者獲得廠家授權的維保企業,有利于維保市場的規范。
出臺維保指導價預防價格壟斷
制造廠家或廠家授權的企業對電梯進行維保已成大勢所趨。但如果維保完全被廠家掌控,是否會形成價格壟斷引起業內人士的擔憂。
有專家反映,如果只有廠家或廠家授權的有資質的企業可以維保自己的電梯,那么維保價格就是廠家說了算,價格如何控制值得深思。
對此,防止出現價格壟斷,各地可以出臺維保指導價格,包括主要部件的指導價格等。
據了解,目前,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已出臺了電梯維保指導價,來規范電梯維保市場。2008年10月1日,北京市電梯維保合同范本正式出臺,對日常維保內容、維保標準、維保期限、維保費用、甲乙雙方權利義務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