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節點,2019年,不僅將是世界格局的轉折點,還將意味著是很多行業生死攸關的關鍵點,更將是無數個普通人逆襲的關鍵一年!是啊,中國的電梯行業行將進入一個跌宕起伏的戰略性拐點!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電梯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使人落淚、彷徨、喜悅與自豪的蹉跎歲月。自改革開放以來,電梯行業現已進入了一個鼎盛期,不但是一個電梯制造大國,而且電梯在用量占全世界三分之一還要多。但不是技術強國,因我們知道,我國的電梯銷售量80%掌握在電梯合資企業的手中。顯然,民族工業電梯企業總體僅獲得微弱的利潤,并對有限的資源沒有有效地使用,這也是技術換市場帶來的困窘。
電梯行業從2016后進入轉型升級調整期。古人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中國的電梯行業為何2019年,將進入令人忐忑不安的戰略性拐點呢?
美國為什么選擇在2018年年末對華為下手?因為華為一旦掌控了核心科技,必將破壞美國主導的全球產業結構,將它從高端產業的頂端拉下來。在歷史長河來看,每一個世界霸主的強盛不超過100年,同時,任何行業的周期大約也是20年,這個規律至今都未改變。
下面,抄錄一組數據以饗讀者:
1450年,葡萄牙開啟了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一舉成為世界霸主;
1530年,西班牙繼承了航海精神,取代了葡萄牙,成為頭號強國;
1640年,西班牙陷入混亂狀態,海上馬車夫荷蘭,稱霸世界;
172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衰落,法國迅速崛起;
1815年,拿破侖遭遇滑鐵盧,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逐漸建立起日不落帝國;
1919年,一戰結束,巴黎和會召開,美國正式問鼎世界。
2019年,整整過去了一百年了。
我們不妨來看看電梯行業某技術的盛衰為例做一個比較:
五十年代左右,電梯控制單元采用電子管;
七十年代左右,電梯控制單元改用繼電器;
八十年代至上世紀末,電梯控制單元變為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
本世紀元年---至今,我們選用微機控制處理器等電子元器件控制與驅動電梯運行;
那2019年以后呢? ---
從上述時間段來看電梯行業,我們有必要慎思與分析一下,下一個時間節點電梯的運行控制與驅動方式將會怎樣?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新技術、新材料及新工藝的不斷涌現,使得我國電梯行業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革新與突破,民族工業電梯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電梯核心技術上也有新的成績。如配件上有主機及變頻器;而整機上有斜行電梯,這才是我們自己的,并建有自己的標準。
現西方發達國家出于對中國發展的害怕與擔心,千方百計地限制技術輸出,防范中國科技發展,阻撓中國經濟從中低端向高端邁進。他們對中國高新企業的限制、圍堵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華為的5G為什么會對以西方發達國家出于對中國發展而產生擔憂哩?那么,5G技術究竟對于我們電梯行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國內外電梯行業技術發展的最新水平與態勢。
在國際上看一看這樣幾個電梯相關事件:
2016年年底,通過物聯網和云技術來解決電梯需要頻繁地維護這些問題。Thyssenkrupp和Microsoft在西班牙、德國和英國三地開展試驗項目,試圖實現電梯的智能化。
這個被命名為MAX的項目核心在于運用一種可以安裝在電梯上的程序。該程序適用于近十年生產的所有電梯。安裝過程十分簡單,僅需十二分鐘。安裝完成后,電梯便可以連接網絡,從而成為智能設備。電梯承載人數、運行線路或不同機械零件的預估壽命等數據,都會儲存在Microsoft的服務器中,通過系統分析,發現潛在問題。
2016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開幕。華為在會上重磅發布電梯物聯網解決方案,并與全球領先的電梯及自動扶梯供應商迅達集團開啟全球合作。該方案將可幫助電梯廠商聯接百萬部電梯,及時發現電梯潛在隱患,讓乘梯更安全,同時大幅降低電梯運維成本。
電梯物聯網解決方案使用華為敏捷控制器等產品,為電梯廠商提供領先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擁有強大邊緣計算能力及開放架構的物聯網關,聯接電梯控制器及各類傳感器;基于SDN架構、具有千萬級終端管理能力的敏捷控制器,提供設備管理、計算資源管理及應用管理等功能,并通過開放接口與合作平臺和系統對接。
2017年,在德國主辦的國際電梯展覽會上,德國企業展出了一種全新產品。即同步帶驅動式乘客電梯。該產品解決了鋼絲繩(或鋼帶)打滑和淺底坑難點問題。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國內的幾個事件:
兩年前,報道梯聯網(貴州)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區投資建設的項目,是基于互聯網和云數據的電梯公共安全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電梯監測探頭,實時監控電梯運行情況,自動通知工作人員干預排除隱患,提升事故預防能力。事故中,可以通過音、視頻實現應急指揮救援,事故后可追查事故錄像和維保記錄,實現事故溯源。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設內容為遠程數據監管平臺及電梯監測探頭23000臺,建設周期四年。
大約五年前,我國默拉克電梯電氣公司投資上千萬元開發電梯遠程數據監管系統及操作平臺。當然,擁有科研之城的深圳也研制出來類似的產品及軟件。他們的目標基于解決電梯的遠程監視問題,而不能解決電梯遠程監控及人機界面等操作,因關鍵的問題不能通過開放接口與合作平臺和系統對接。另一點,數據與信息存在運營問題。則有企業說:我有智能電梯,具有遠程安全監控與管理平臺(功能)。我認為這只不過企業推銷產品的噱頭罷了。
俗話說得好:高手在民間。當下在廣東地區也有單位與科研人員一道開展齒帶(指鏈條或同步帶)式驅動電梯的試制與科研工作。且該產品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此外,在《中國電梯》雜志上也提出了關于基于互聯網上的智能化電梯驅動與控制的設想。即在5G網絡系統下,利用物聯網技術、AI技術與北斗系統驅動與控制電梯,使之成為電梯的網聯控制與操縱,將使得電梯具有智能化。
上述事件與技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見,我國當今電梯的核心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是不存在彎道超車的。那么,我們在探討電梯核心技術前,先了解5G技術到底具有什么魔幻?看看專家們的解釋:
5G的技術特點可以用“快”“穩”“密”來形容,而這3個特點分別“催化”出3類應用場景。
第一,5G“快”——在5G網絡覆蓋下,下載一部分辨率達到4K的電影理論上不超過18秒,但速度帶來的不僅是量變。
如5G將給近年來“只聽雷聲大、不見雨點來”的“增強現實/混合現實”(AR/MR)技術帶來新生。可見,只有5G的速度能讓這種技術走出體驗區,形成產業規模。
第二,5G“穩”——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還談不上質變。5G最顯著的特點是低時延和高可靠性,即在任何環境下都表現穩定。
如5G網絡讓醫生在“混合現實”工具的幫助下完成精準的開顱手術,比“外科手術般的精準”更精準。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只能在5G時代實現,原因正是5G信號“不斷片”。1秒鐘的卡頓對看電影而言最多令人有些不快,但在醫學領域會關乎生命。
5G的技術要求之一是能夠支持速度高達每小時500公里的設備,因此5G技術推動的產業還包括無人駕駛汽車等。例如,普通人踩剎車的反應速度大約是0.4秒,而無人車在5G場景下的反應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這無疑是無人駕駛可能最終獲得使用者信任的基礎之一。
第三,5G“密”——5G網絡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萬臺設備,非常有助于物聯網發展。
如智慧城市成為一個新的產品類別,其底層技術就是物聯網。過去30年將人連接起來,接下來30年會將物連接起來。如智能手機、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化電梯等各類設施。
國際標準組織(3GPP)定義了5G的三大場景,即增強移動寬帶、低時延高可靠和大規模物聯網業務,正好對應著“快”“穩”“密”三個特點。
5G的真正意義在于:為萬物互聯打下基礎!
未來的世界里,每一件物體都有傳感器,利用5G實現數據交互,人、機器、手機、交通工具、輸送設備、家居用品等都有獨立的IP,一切物體都可控、交流、定位,彼此協同工作。世界上幾乎所有東西都會被連接在一起,超越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5G另一個方面它是智能互聯網的基礎,需要移動互聯、智能感應、大數據、云計算及智能學習的整合,這就需要智能硬件的研發、生產。可見,我國5G的發展,絕不僅是5G通信技術的本身,它將對社會效率提高、社會管理能力提升、社會成本的降低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那么,民族工業電梯企業怎樣在產品與技術上與外資企業具有競爭力哩?怎樣獲得其高附加值產品呢?下面本人特提出幾點看法與建議。
1.電梯行業協會應根據國家《“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要求與內容,開展思路創新與變革,組織行業、企業及相關研究院各科研人員等,集中編制電梯行業技術發展規劃。對企業開展的各項目重大或關鍵性的科研項目指導或組織遴選、立項、審查及鑒定工作。同時,可協助其開發或研制單位在科研項目上需要獲得國家財政補貼或科研經費的支持。
2.各中小電梯企業應以“抓鐵有痕”的定力,提升技術創新,利用國家鼓勵科技人員到企業兼職開展科研工作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及措施,以“集成式創新”助力以小搏大。所謂“集成式創新”的核心是協作:即以先進科技為基礎,創新企業通過開放協作的形式,迅速具備大企業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和完善的生態體系,從而獲得成功。如采取“政、產、學、研”的架構,從低端市場或新市場切入,合作開發與制造產銷對路的新產品、新工藝及新材料。
3.產品開發要以問題為導向,以難點為突破口。在產品轉型升級的當下,有如下幾個主要問題亟待解決。
a. 雖然歐美與我國在互聯網上推行電梯智能化已有多年的先行探索,但電梯的智能網聯控制技術卻是一項敏感的話題,也是一項新技術。且與傳統電梯技術存在差別,這是一項必須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發展的新技術。因此,中國當前在發展智能網聯電梯控制技術時,除了學習國外成熟的先進技術經驗,更重要的是在中國交通、環境、使用行為的基礎上研究出能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智能網聯電梯控制技術。
b. 自動扶梯有一個使人頭痛且令人不安的安全事故。即自動扶梯運行中乘客突然倒下而不能及時停梯釀成事故;或梯級爆裂也釀成事故等。本人深信在5G互聯網與北斗系統配合下,運用相應先進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此類問題,因國內有人在理論上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c. 為我國環境與用戶著想,行業應提出淘汰使用液壓電梯方案,或至少不能用于公共場所。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因該產品市場很少使用,從政府到企業及用戶,增加了管理成本及使用成本,違背了環保與綠色的初衷。此外,我們發現了并有人正在開發其替代產品的方案。
d. 我們知道,作為大型電梯生產企業,因有自己的科研機構,則很少有人有興趣、有膽量去主導顛覆式創新產品,而是采用去嘗試一般延續性創新技術。延續性技術一般是指改善產品性能或完善產品功能的技術,根據主流市場的看重的性能層面來提高成熟產品的性能,一般延續性創新技術很少會導致領先企業的失敗。譬如,高速或超高速電梯為例,有些企業在仿制的基礎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市場缺乏競爭力。關鍵在于整機相關性能開發不到位;總體配置不盡合理。如關鍵部件安全鉗還要進口配套等,科研人員不一定了解此配件的設計理念。此點 ,我們應該向日立電梯公司學習。
e. 乘客電梯的群控技術,對于民族工業企業鮮有人問津。在我國強手如林的電梯市場,沒有這門技術,何以立足?群控技術關鍵問題在于候梯時間及臺量數。即依據在不同地域的人流、電梯運行速度及電梯的數量而保證最佳候梯時間。可見,在5G網絡下,利用大數據與云計算,使得這一問題的研究及解決變得游刃有余。
f. 去年,我國電梯行業領導在一次國際電梯技術研討會上,介紹了我國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事宜,其中提出了如何解決“淺底坑”的難題。我想在此基礎上可補加相關內容,即除了淺底坑,能否同時考慮不遮擋底層住戶的光線?是啊!有人現已提出了實施方案,也就是采取同步帶驅動電梯及相應措施可解決。但電梯相應安全方面等標準應修改或補充完善。
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難點還有許許多多,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4.民族工業企業與外資企業在產品的技術方面有一個明顯的短板。產品的安裝與維修服務跟不上,其作業人員素質與技能差異較大;且其人員也嚴重匱乏。目前,我國政府業已展開了大國工匠培養的序幕,現全國已有62家高職院校辦有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再過5年,這一短板將會迅速補上。對于電梯企業應抓緊做好兩件事。一是與院校聯合,逐步引進多層次人才,針對企業特點,強化服務性技術人才的培訓工作。二是開展其服務性技術創新與持續改進。
5.小企業因科研人員嚴重不足,應解放思想。對產品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的條件下,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可考慮企業的轉型或轉產。如與相關企業配套生產部件,形成聯合生產整機;也可與有實力的廠家合作,專業從事電梯產品的安裝維修一攬子服務工程。這樣,資源有效利用,企業發展快捷又平穩。如日本三菱電梯公司,在日本國內有一電梯工程公司專門為他配套服務。且每年收入上億元的利潤。
6.行業內有技術人員訴苦:你的新的技術一上來,馬上有人仿制。是的,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有效的保護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與專有技術是一個迫在眉睫而引人關注的話題。當前,國家已陸續出臺、制定與完善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有關規定及措施;并對此問題在國際上作出了自己的莊嚴地承諾。因此,我們有必要做好兩件事。一則,電梯行業應有專職或兼職的人員,展開對企業的新產品、工藝等專有技術監管與咨詢服務;對參展、宣傳及廣告的產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與指導,以防止其侵權行為。二來,對于大中型企業或創新型企業有必要配置專職或兼職法律顧問,以維護企業的正當權益。
7.新的技術必將帶來新的產品,而新的產品使其標準得以修改或變更。對電梯行業來說,我們是幸運兒。因我們行業有自己的標準化專業學會。借此機會,就企業的想法與訴求,特向行業提出如下建議。第一,因5G網絡等技術的到來,對行業數據標準等的修改或完善顯得尤為迫切。第二,電梯標準化專業學會成員除了采用一些在科研或生產一線的專家,有必要邀請IT技術方面的科研專家參與。第三,對制定或修改標準的內容或要求時,在參考國際標準的同時,應綜合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及國體,不要什么都是老外的好。
以此可知,我們有了自己的標準,才有技術強國之稱。
8. 在5G移動互聯下的物聯網、AI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作為現有電梯技術的交叉學科時,其系統顯得愈加復雜。所以說,當前企業要研制出重大或關鍵技術或產品,沒有相當的技術勢力,你是無法企及的。因此,在現有的技術格局下,不僅需要政府的財力支持,而且,無論是政府,還是行業,務必在人力資源上給予政策或協調。如按現代產業的分工與細化,主張成立生產服務型混合制電梯技術研究院所。或依據科研項目的內容,企業利用自身的特點與國家相關科研院校聯合起來,合作成立相對獨立的科研機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開發出原創性、顛覆性產品與技術。
9.國家特種設備主管領導曾經指出:特種設備的監督管理向有效預防的要求轉變。近幾年來,許多企業開展了電梯遠程監管控制系統的研究與實踐工作,但問題仍未解決。隨著5G技術的到來,電梯安全有效預防的要求才成為可能。利用國家北斗系統;發展TE-V/5G等技術下具有自主特色的電梯驅動與控制系統;建立智能網聯控制電梯的基礎數據交互平臺將是我國在智能網聯電梯控制技術發展的三大突破口。除了技術突破,智能網聯電梯若要真正成為人們無憂無慮生活中的一部分,提高其社會認可度和建立相關標準法規也是未來需要同步解決和發展的兩大方面。
綜上所述,我們民族工業電梯企業要想獲得技術附加值高的產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務必加快實施思路創新與技術創新。民族工業企業只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與專有技術,才能獲得自己的市場,不為別人背書,活的有尊嚴。有人問,我們民族工業企業將來能否贏得80%的市場嗎?本人答案的回答:是肯定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明天,5G的應用將為電梯行業核心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帶來了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春天,使電梯的智能化與安全性成為硬“核”。同時,產業內的聯合成為未來必然趨勢,也為實際應用的領域打開無限可能。
奮斗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我們不要忘記初創企業時的諾言,砥礪前行,或許會成為我們民族復興天空中一縷最絢麗的陽光。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lead elevator industry to 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 in 2019
The mea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5G Network is more than the technology itself, but lies in the strong propelling power in improving social efficiency and social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yet lowering social costs.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for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the 13th Five-Year Plan has acted as a principle for eleva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in innovation of thinking and revolution in industry.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strong concentration which could even leave an imprint on the iron that has been touched.
Product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oblem-oriented and seek for a breakthrough in the difficulties.
The systems would definitely grow more intricating when 5G Network are introduced in current elevator technologies such as IoT, AI,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so o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landscape not only calls for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for a better allocation and strategic assistant in human source from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Directors in State Special Equipment Bureau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shifted to efficient precaution. only in the awake of 5G Network would the precaution for elevator safety become possible.
It's high time that domestic elevator enterprises accelerated innovation of thinking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gain products with high additional value and achieve 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